张晓东 文/图
2025-05-08 07:48:40 106
3月5日,春寒料峭,阆中市的田野山间呈现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天还未亮,72岁的李桂芳老人就背着背篓,扛着小锄头,踏入妙高镇雾气弥漫的树林。她要赶在中午前采挖到最新鲜的野生折耳根,交给上门收购的邮政公司工作人员。
这种被云贵川渝人视为餐桌上“灵魂野菜”的折耳根,如今借助邮政助农直播搭建的“云端桥梁”,跨越千里,送到在北京、广东、浙江、上海等地务工的老乡手中。
深山野菜催生“乡愁经济”
折耳根,学名鱼腥草。每到春天,云贵川渝人都钟情于这道独特的美食,其特殊的风味让在外游子思念不已。在阆中农村,野生折耳根资源丰富,许多留守老人依靠采挖野生折耳根补贴家用。但以往由于销售渠道有限,折耳根常被低价收购,甚至遭遇滞销难题。“以前我们就挖点自己吃,要是拿到城里去卖,赚的钱还不够付车费!”李桂芳回忆道。
“这片地水源好、土地肥沃,折耳根长得可好了。你瞧,根根分明,颜色鲜亮!”在阆中市水观镇老山寨村,村民戴碧芳正和家人在自家责任田边采挖折耳根。从早上7点一直挖到下午3点,她们收获了20多斤,卖了150多元。
自2017年起,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阆中市分公司依托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联合当地政府、高校组建了“助农直播团”,把直播间搬到田间地头,助力土货出山。邮政员工纷纷化身“带货主播”,通过溯源直播,向网友展示折耳根采挖、分拣、打包的全过程,让消费者能够“云监工”品质。仅今年春季,直播团队已售出野生折耳根4000多公斤,每公斤收购价在12至20元,参与采挖的村民日均增收近200元。
直播带货确保新鲜直达
“老铁们看,这折耳根的叶子嫩得都能掐出水来!”“这种野生折耳根味道特别香,口感脆,凉拌着吃最合适不过了!”在邮政直播间,主播们举着刚挖出的折耳根,向网友详细介绍其药用价值和烹饪方法,一旁的工作人员则进行分装、打包并安排物流。直播间里,“川渝老乡团”留言不断:“就是这个味儿!”“立马下单,解解乡愁!”“货物收到了,很嫩很新鲜,就是家乡的味道!”
“以前我们用普通塑料袋包装走物流,消费者收到后,折耳根容易出现叶子发黄、根部变老的情况。现在改用保鲜袋,保鲜时间可达7至10天,完全能满足远距离运输需求!”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阆中市分公司直播团队负责人张林介绍道。为确保新鲜,阆中邮政采用专用保鲜包装袋和包装箱,通过水果物流专线发货。清晨采摘的折耳根当天就能发货,外省消费者2至3天内就能品尝到乡愁味道。目前,除新疆、西藏外,阆中折耳根能快速送达其他省份。
打造“乡愁IP”助力乡村振兴
对于助农直播,阆中邮政的探索并非个例。近年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阆中市分公司通过“原产地直播+物流保障”模式,将本地的柑橘蜜柚、伏季水果、食用油、米豆腐等农产品推向网络销售平台,深受乡友们喜爱。直播中还穿插了老人采挖的故事、折耳根承载的乡土记忆,引发了乡友们的强烈共鸣。“吃一口折耳根,就好像回了老家,回到了童年时光!”在浙江打工的阆中市民张淑琼感慨万分。
“我们从2017年开始做电商,销售的农货包括耙耙柑、沃柑、桃子、李子、枇杷、雪梨、猕猴桃等。目前,通过抖音、快手、拼多多、小红书等平台,我们培育了‘阆滋味’‘阆苑鲜品’‘阆中特产’等20多个账号!”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阆中市分公司业务部经理侯兵介绍,“今年我们又和本地4个水果园签订了销售协议,已经通过网络卖出40多万斤耙耙柑。”
“团队目前只有6名主播,加上其他工作人员一共10多人。虽然每天要下乡收货,回来还要直播、分拣、包装和邮寄,工作很辛苦,但一想到能帮农民朋友增加收入,小伙伴们就特别有成就感。”张林说道。
“很多人看到我们直播间卖折耳根很火爆,其实成本很高,收购成本、人力成本、去杂损耗、包装物流费用,算下来每单利润很少。但我们主要考虑的是让邮政直播深入服务‘三农’主战场,让农村留守老人得到实惠,毕竟受益面广!”中国邮政阆中市分公司负责人李小辉表示,今后将深化“校政企”合作,同时培训“银发主播”“村播”,让留守老人亲自面对镜头讲述农耕故事。与此同时,拓展特色农产品直播业务,打造“乡愁IP”,助力乡村振兴,推动直播助农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