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攻守闭环,乌度卡教练专攻防守解攻难题。
火箭与勇士的系列赛,对于火箭队来说,进攻的威力远超过防守的重要性。在这场对决中,火箭队的进攻流畅程度直接决定了这轮系列赛的走向。
在G1的比赛中,火箭队虽然努力,但仅得到85分。这其中,火箭队在进攻端的主要问题显而易见。首先是双后场组合范弗利特和杰伦·格林的表现令人堪忧,他们在进攻端的效率令人咋舌。再加上火箭队的三分投射表现不佳,全场29次三分尝试仅命中6球,整个比赛87次投篮仅有34次命中。
然而,在G1的比赛中,火箭队的主要得分点却来自申京的中远投以及背打,还有亚当斯和阿门大量的内线得分。可以看出,火箭队的得分主要集中在禁区附近。因此,火箭队的内线得分比勇士队多了将近20分。
到了G2的比赛,火箭队进行了调整,他们得到了109分。乌度卡教练通过调整战术,让杰伦·格林提前进入状态,从而解决了首战中的两大问题:球星成色不足以及外线空间不佳的情况。
次战中,杰伦·格林的表现尤为抢眼。他三分线外18次出手命中8次,投篮25次中有13次命中。他的进攻效率非常高,远投威胁极大。
从这两场比赛中可以看出,火箭队的整体进攻策略是依靠内线得分、禁区得分、攻守转换以及二次进攻来维持得分的下限。申京、亚当斯、阿门·汤普森和伊森这四位球员是内线得分的主要承担者。他们的得分手段和分布各具特色。
申京在首战中远距离投篮手感极佳,主要依靠中远距离投篮得分。而在次战中,虽然他的中远距离投篮手感有所下降,但在内线的背打以及在低位的进攻效率却相当高。亚当斯则主要依靠前场篮板的二次进攻来得分。阿门·汤普森的得分主要来自中锋位的内切、顺下以及二次进攻。他主要以吃饼、篮下扣篮或上篮为主。伊森则更多地依赖于攻守转换的篮下得分以及拼抢进攻篮板后的二次进攻。
然而,这四位球员的局限性也较为明显。申京在低位背打时遭遇夹击,或者当勇士将防守重心放在内线时,他的失误率会上升。亚当斯基本没有自主进攻能力,更多依赖喂饼或通过进攻篮板得分。阿门则容易被对方放空,在对方采用联防时效果不佳。伊森的篮下终结能力及阅读比赛的能力还有待提升。
要提升火箭队的进攻上限,关键在于能内外线结合,特别是中远距离投射的准度和稳定性。杰伦·格林、范弗利特、小贾巴里·史密斯和狄龙·布鲁克斯等球员具备这样的能力。特别是小贾巴里·史密斯的两场比赛投射表现不错,虽然球权不多,但准度颇高。狄龙·布鲁克斯是本赛季火箭队三分命中率最高的球员之一。
范弗利特的持球三分和接球三分在常规赛时有不错表现,但季后赛后他的进攻效率下滑明显。若他能找回手感,将是火箭未来进攻增量的最大潜力点。杰伦·格林则是火箭进攻端无限拉升上限的关键球员。他不仅能解决外线空间问题,还能消化球权并成为主攻点。若乌度卡教练能持续为杰伦·格林创造进攻战术辅助,将有助于整体提升火箭队的进攻体系。
当杰伦·格林的手感或状态良好时,申京面对的防守压力会减少,这又将为火箭队的进攻基本盘乃至下限的提升提供帮助。这也是乌度卡从G2开局阶段就开始让杰伦·格林持球参与进攻并过早激发其手感的原因所在。